茶山上的“舞者”
老烏山藤條古樹
老烏山茶區(qū)位于鎮(zhèn)沅縣按板鎮(zhèn)西南部,主要分布于按板鎮(zhèn)所屬的羅家、文立、那布三個村民委員會所轄的17個村民小組。老烏山逶迤綿亙,終年云霧繚繞、雨水充足,為典型“一山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的氣候特征,而茶葉做為一種依地理與氣候的變化而變化的靈性之物,老烏山是茶葉生長的理想之地,也成就了其為普洱市26座著名古茶山之一。
老烏山自古產(chǎn)茶,其在元、明、清各朝代都有各種避戰(zhàn)亂、躲官司、逃荒等外鄉(xiāng)人來到深山,與當?shù)厣贁?shù)民族一起和睦相處,開荒種茶,所以老烏山上的茶園相對分散,分布廣,有的茶園至今也藏在深山人未知。
老烏山茶種豐富,遍地長茶,茶文化淵源流長,有“許家箐”大茶樹、尖山“陪嫁老茶樹”,“河頭藤子茶王”等珍貴茶樹。
千百年來這里的先民總結(jié)了一套管理茶葉的經(jīng)驗:茶不采不發(fā),但要培根樹形、采養(yǎng)結(jié)合、側(cè)修枝頂留葉,適時分枝留養(yǎng),使枝條分布均勻。這些形如辮、柔如藤、韻如柳的茶樹被冠以“辮子茶”、“藤子茶”、“柳條茶”,時下流行被稱為“藤條茶”,干茶中含梗帶蒂有片,為放養(yǎng)型古茶樹,傳統(tǒng)采養(yǎng)模式,而非茶葉品種,“藤條茶”在老烏山比較多,成為了古樹茶中的級品。
生長在老烏山的藤條古茶樹,形態(tài)較為奇特,樹形不高、分枝低矮、樹幅龐大、分枝極多生長枝極多,而且葉片少枝條長,主干和岔枝直接裸露可見,茶樹的岔枝上長著密密麻麻又細又軟又長的藤條。
與其他常見的大葉種茶樹有著明顯的形態(tài)差異,這個細細的藤條只在頂尖上長著幾片鮮葉和嫩芽,往下的部位幾乎沒有葉片的赤身裸枝,而這樣的枝條韌性也非常大,不輕易折斷,在風中搖曳的感覺有種柳樹低垂柔軟的姿貌,常隨風而動隨風而舞,是一種“會跳舞的古茶樹”,這種藤條古茶樹也被稱為茶山上的“舞者”。
香高馥郁,氣足韻長
藤條茶色烏潤、毫滿身;其滋味也很獨特,茶湯充滿陽剛之氣,高香、勁揚、味剛,口感豐富飽滿,甘甜質(zhì)厚,蘭香明顯。
茶氣強而有力,氣足韻長,香沉凝重,味香甘爽,淡沖更佳。
1 溫杯潔具
用沸水逐一燙洗茶具,清潔茶具并提高茶具溫度,讓茶香的充分散發(fā)。
2 潤茶
用100℃沸水沿碗壁輕注一周,再定點注水至九分滿,盡量不讓茶葉翻騰,便可出湯,悶泡用時8秒,洗茶1次。(潤茶水建議再次潤杯)
3 沖泡
初泡階段
用100℃沸水定點輕注,建議沖泡參考用時8-10秒。
湯色明亮通透,入口甘甜。
沖泡過程中茶香彌漫,杯香明顯,青香中隱約浮現(xiàn)一絲迷人的幽香
滋味入口甜潤綿柔,茶湯純凈,飽滿細膩
中段階段
用熱水定點輕注,6泡起可微悶,充分將茶的滋味盡情發(fā)散。
湯色依舊黃亮通透,杯香濃郁,持久。
其口感豐富,純正。
末段階段
應根據(jù)茶葉出湯情況,適當延長出湯時間,保證茶湯質(zhì)感和口感。
湯色清澈黃亮,入口甘甜依舊明顯。
滋味綿長細膩,久久不能忘懷。
青山秀水育佳茗,烏山神韻迎茶人。一起共享佳茗,與“茶山舞者“在舌尖起舞!